答: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有硫脲类的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及卡比马唑,本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而且大多发生在用药后的前2个月。较常见的为皮疹、皮肤瘙痒,此时应根据情况停药或减量,并加用抗过敏药物。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异常,轻度白细胞减少多见,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较少见,后者可无先兆症状而突然发生,...
答:变态(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发热、关节痛及血清病等),占1%~5%,多数为一过性;还有对骨髓的影晌(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贫血等),发生率<1%。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有3种:①粒细胞缺乏症:丙硫氧嘧陡和甲巯咪唑(他巴唑)均可以发生,一般多见于治疗前3个月,表现为咽痛、发热、感染。白细...
答:(1) 白细胞减少:可发生在用药期间的任何时候,但多见于用药后1~3 个月。为预防白细胞减少,治疗中可用维生素B4、鲨肝醇、利白生、升白胺 或养白饮等升白细胞药物。在治疗阶段,应每7 ~ 10日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 以后每2~4周查一次,如白细胞总数低于3.0 x10V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 1. 5...
答: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有:(1)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每200 ~500个患者中会有1人发生。应该告知患者发热、喉咙痛,或轻微的感染不能很快缓解时要及时就医。粒细胞缺乏症似乎与甲巯咪唑有剂量依赖性,但同丙基硫氧嘧啶没有依赖性。如果患者应用一种抗甲状腺药物出现...
答:抗甲状腺药物常有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性皮疹、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及白 细胞减少、关节疼痛、肌肉疼痛、肝脏损害、药物热、头痛等。但发生率不高,为3%〜7%。过敏性皮疹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瘙痒,出现少量丘疹或荨麻疹,这时只需服用抗过敏药物。待皮疹消退后,病人仍可继续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少数病人发生 ...
答: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的同时服用升白细胞药物,如:维生素B4、利血生、 鲨肝醇等;以及护肝药物如:肌苷片等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及时调整药 物或停药,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血常规,在治疗早期应每周查白细胞一次,若 白细胞少于2. 5×10VL,中性粒细胞少于1. 5×10VL应考虑停药。用药过程 中如果出现咽痛、...
答: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应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抗甲状 腺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有: (1)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可继发感染,甚至可以造成严重 的难以控制的感染,导致患者死亡。 (2) 肝功能异常:可以引起转氨酶升高、胆汁淤积,严重者可引 起肝细胞坏死。 (3) 过敏反应:轻者可仅有皮肤瘙痒,严重...
答: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性药物性皮疹、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及白细胞减少症、关节疼痛、肌肉疼痛、肝脏损害、药物热、头痛等。 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不高,总的发生率大约为3~7%,因此,患者不应有太多的顾虑。不良反应中以药物性皮疹最为多见,以粒细胞缺乏症最为常见。据统计...
答:有些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可能会出现皮 肤瘙痒和皮疹,如果反应不重,可用抗组胺药控制过敏反应,一般可 以不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但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皮瘆加重, 则应立即停药,以免发生剥脱性皮炎等严重不良反应。
问: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停药?
答:如果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期间出现应考虑停药: (1)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低于2.5X109/升,或中性粒细胞计数低 于 1.5X109/升。 (2) 肝功能损害,转氨酶或胆红素大于正常值上限3倍。 G)出现皮疹的药物过敏反应,经抗过敏药治疗不能缓解或进行 性加重。 (4)服用丙硫氧嘧啶治疗后抗中性粒细...
答:抗甲状腺药物主要为硫脲类的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及卡比马唑等。本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而且大多发生在用药的首两个月。(1) 较常见的为皮疹、皮肤瘙痒,此时应根据情况停药或减量,并加用抗过敏药物。(2) 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异常,轻度白细胞减少多见,严重的粒细胞缺乏 症较少见,后者可无先...
答:桥本氏甲亢,一般首先选择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定期复查甲功,后期如果甲功正常了就可以停药,继续发作最后可能会有甲减。
答:(1) 白细胞减少:可发生在用药期间的任何时候,但多见于用药后1~3 个月。为预防白细胞减少,治疗中可用维生素B4、鲨肝醇、利白生、升白胺 或养白饮等升白细胞药物。在治疗阶段,应每7 ~ 10日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 以后每2~4周查一次,如白细胞总数低于3.0 x10V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 1. 5...
答: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有:(1)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每200 ~500个患者中会有1人发生。应该告知患者发热、喉咙痛,或轻微的感染不能很快缓解时要及时就医。粒细胞缺乏症似乎与甲巯咪唑有剂量依赖性,但同丙基硫氧嘧啶没有依赖性。如果患者应用一种抗甲状腺药物出现...
答: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有硫脲类的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及卡比马唑,本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而且大多发生在用药后的前2个月。较常见的为皮疹、皮肤瘙痒,此时应根据情况停药或减量,并加用抗过敏药物。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异常,轻度白细胞减少多见,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较少见,后者可无先兆症状而突然发生,...